2014-12-26

教育的隱喻

           ※教育的隱喻 謝富樂(Israel Scheffler)提出      
 
隱喻
學者
主義
意涵
教育即
接生
蘇格拉底(Socrates)
理性主義(Rationalism)
1.兒童、學生具有天生的觀念或原則,教師若適時加以問問題,將這些觀念接生(引出)即可。
2.強調由內而外的接生,引出發展。

Socrates’ s產婆法詰問法
教育即
塑造
赫爾巴特
(J.F.Herbart)
經驗主義


行為主義
教育的過程有如泥土或陶土的塑造。
1.教育具有極大的功能,可隨心所欲塑造兒童、青少年品德或其他身心特質。
2.忽視個體先天後天身心特質的差異

Herbart:「教師是陶匠,學生是陶土。」
教育即
扣鐘


教育的過程如扣鐘一樣,(學生)撞的大力(老師回應的)聲音就大。
學生問一,老師回答一;學生問的深入,老師就回答的深入。
教育即
鑄劍
柏格萊
( Bagley)
精粹主義
(Essentialism)

精粹主義:「教師是權威的來源。」
教育即
雕刻


理性主義(Rationalism)
教育的本質或過程如同雕刻家雕琢美玉。
1.承認青少年的身心特質是異質性質,有個別差異。
2.教育的方法應適應個別差異,
   因材施教,才有更佳效果。
3.強調由外而內訓練陶治,是在琢人而非樹人。
教育即
生長
福祿貝爾
(F.Froebel)






杜威
(J. Dewey)








實驗主義(Experimentalism)
進步主義
(Progressivism)

教育的過程與園丁栽培花木相似。
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(→是永續/恆發展的工作)
1.將受教主體當作有生命的學習主體。
2.較能顧慮到學習者主動求知的興趣和需要;及活潑的身心生長、發展現象。
Froebel:「教師即園丁。」

進步主義:「教育要使學校適應兒童,而不是使兒童適應學校。」
Dewey生長說:「教育是經驗的不斷改造與重組。」

   超推參考網站:教育哲學:http://yamol.tw/note_book.php?bsid=10445
   教師哲學:哲學中的教師圖像:http://yamol.tw/note_book.php?bsid=3208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